欢迎来到拜乐-Biokiller


服务热线:400-013-6111

科普丨蚊虫观察室(一):形态学

发表时间:2021-03-15 09:47


编者荐语:

本文来自 榄菊集团 知乎官方账号 榄菊科技蚊虫观察室 文章《深度剖析蚊子微结构 | 肉眼如何分辨蚊子公母?》,详细介绍了蚊虫的形态学结构特征,文中图片版权归属于榄菊集团。


蚊虫
完全变态发育
自然界很多虫虫都是从“蛋蛋”出来,长大后十八变。蚊虫小时候和长大后完全不同形态,用专业术语讲完全变态发育。生活史分为四个时期:卵、幼虫、蛹、成蚊。前三个阶段生活在水中,成蚊生活于陆地上。


雌蚊产卵于水中,一次产卵十至一二百粒。卵在水中孵化成幼虫,幼虫经4次蜕皮为蛹,蛹羽化成成蚊。蚊子从产卵到羽化的时间因种类、温度、营养等因素而异。在适宜的温度和环境下,完成一个周期通常需要15天左右。

一起去看看蚊虫幼虫期,蛹期和成蚊期形态特征!
幼虫期:孑孓
01





蚊虫幼虫期,孑孓(jié jué)生活在水里,口器为咀嚼式(长大后又会变刺吸式),尾端有一根呼吸管或一对呼吸孔。
孑孓的形态
孑孓经过4次蜕皮,最后停止进食、活动减少变为蛹。
幼虫期:蛹
02





蛹时期,外形像个“逗号”, 头部与胸部融合为圆球形状的头胸部。初期蛹仍可活动,羽化时则基本不可动,蚊蛹不摄食,靠之前储存的营养能量来维持生命。而后羽化为成蚊。
蚊蛹的外形结构
成虫阶段: 成蚊
03





成蚊,分头 、胸、 腹三部分 ,是体细、足长的小型昆虫。头的前端有一长喙 ,是蚊虫取食的口器 ,绝大多数雌蚊的口器适于叮刺吸血,翅脉和翅缘都有鳞片, 头、胸 、足以及多数蚊虫的腹部也覆盖鳞片, 这是区别于其他双翅昆虫的特征。




成蚊
形态结构特征与功能



触角
肉眼区分雌、雄

肉眼如何辨别雌雄?主要看触角!成蚊的触角很像刷子,分枝毛茸作轮生状排列,而且结构十分精细。

雌蚊触角,除轮毛外,还有另一类短毛,分布在每一鞭节上,这些短毛对空气中化学物质的变化有反应,对二氧化碳和湿度尤其敏感,在雌蚊寻觅吸血对象时起重要作用。
雌蚊
雄蚊的触角呈丝状,触角毛一般比雌蚊浓密,借此可以判别同种昆虫的雌雄性别。

雄蚊子
当然,除了比较直观的触角外,辨别蚊虫雌雄的方法还有很多:
从吸血情况分析来看,雌蚊吸血,而雄蚊不吸血。
从体型方面分析来看,雌蚊体型偏大,而雄蚊比较瘦小。
从身纹方面分析来看,雌蚊有花纹,而雄蚊没有等。

刺吸式口器
“六脉神剑”出鞘


雄蚊不吸血,因为它们没有可以吸血的口器,雌蚊拥有吸血的秘密武器。雌蚊口器可不是简单的一根管,如果把它解剖一下,就会发现里面其实还藏着更多结构,这样的结构一共有6条蚊虫口器也由一系列高度特化的附肢组成:上唇(labrum)、上颚(mandible)、下颚(maxilla)、下唇(labium),再加上可能起源于上颚体节的舌(hypopharynx)。
上颚结构 末端较宽如刀状,其内侧具细锯齿,是蚊吸血时首先用以切割皮肤的工具。
下颚结构 末端较窄,长有“刀片”和倒钩,它既可以切割组织,也可以防止口器在深入“钻探”的过程中打滑 ,随着皮肤被上颚切开以后,起锯刺皮肤的功用。蚊虫上下颚结构不仅”锋刃“,也”柔韧“。蚊虫并没有百分百命中血管的超能力,它往往需要一番摸索才能找到血管所在。它找血管不一定需要反复进针,因为上下颚可以在皮肉间自由地弯曲游走,寻找合适的毛细血管。我们习惯把蚊虫的进攻称作“叮”,不过可是在刀刀到肉地咬呢,只是由于口器太细长了,从外表一点也看不出来。
一旦找到了血管,占据了口器中心位置的一对主要输送管道——上唇和舌就会开始工作。
舌的结构 舌中央有一条唾液管,负责“注射”工作。将唾液从唾液腺中注入人体。这也是蚊子叮人时真正有危险的一步——如果蚊虫体内携带者疟原虫、登革热、寨卡病毒之类的病原体,那病原体会随着唾液混入人体内。唾液中含有抗凝血和麻醉成分,这可以让它们在吸血的时候不那么容易被发现,也不用担心血液凝固的问题。

蚊虫复眼
"眼观六路"

蚊虫眼睛都是复眼,每只眼睛有上百片“晶状体”构成。蚊虫复眼,几乎将头部包裹,也就意味着它可以无死角地观察周围,真正的“眼观六路”


蚊虫翅膀
“嗡嗡声“之谜


其实蚊虫曾经有两对翅膀,在中胸背板两側有翅一对, 形狭长, 膜质。后胸也有一对后翅但已经退化为鼓锤形的平衡棒 ,为飞翔时平衡身体之用。

蚊虫怎样飞行?
蚊虫翅膀不同于其他动物,是轻薄狭长的。专家发现蚊每次向上和向下拍动的阶段会扭转翅膀 ,沿这个翅膀长度产生升力, 每一次煽动过来的空气形成翅膀后缘的第一次涡流,改变翅膀的角度,利用后缘涡流在一种称为“ 尾流捕捉 ”的压力中产生升力,这就解释了狭长翅膀利于飞行的原因,借着一阵风就能轻松上楼。
研究人员为了研究蚊子的飞行能力,曾做过相关实验:采用标记一释放一重捕技术,在河南省永城市对中华按蚊的飞行距离进行初步研究;用电动吸蚊器捕捉中华按蚊30只,进行荧光标记染色;将标记好的中华按蚊转移至释放点释放;释放后连续10天进行回收捕捉,回捕后进行荧光检测。结果显示:荧光标记释放后中华按蚊的重捕获率较低,最远飞行距离为400m,大多数在100m范围内捕到。

蚊嘤嘤声并不是叫声,而是翅膀振动声
蚊虫飞的很快,每小时约1.5-2.5公里,重点是翅膀振动的频率很快,每秒振动约594次左右,所以,就会发出“嗡嗡嗡”的声音。就算离得相对比较远,嗡嗡声还是能容易听到哦!所以“嗡嗡翁”声不是蚊子吸血前的叫嚣,而是翅膀振动,它其实挺想悄悄靠近你的并不想烦到你。
蚊虫的足
功能”多多”

蚊虫是生物世界里面少见的具有水陆“两栖”功能的昆虫之一。有研究结果表明足部的超疏水性能,使得它在水面浮立、产卵的时候,不易被水浸湿而沉入水底。



放大40倍的蚊子腿真的有肉
蚊虫脚垫的粘附结构与苍蝇、甲虫等昆虫相似,由两个钩子形的爪子和两个椭圆形的粘附垫构成,每个粘附垫表面又覆盖有上百根微米级的刚毛,刚毛末端呈现抹刀状结构。能够在墙壁、玻璃和天花板上自由行走、长时间粘附停留。
站立在水中的蚊子
不但在水面上自由浮立、行走,而且还能自由的起飞和降落,从不发生“事故”,蚊子的这种类似于“水面直升机”的特殊功能,是由于蚊虫足有惊人的承载能力——有研究表明单根蚊子后腿在水面上的承载力平均为600微牛,约为平均体重的23倍,前足和中足比后足略短,水面承载力略小。正是这样一个超强承载力使得蚊在水面起飞和降落时能够产生一个足够的动态反力,从而允许它能自由起落而不刺穿水面。
正在找平衡角度的蚊

到这里,我们就基本了解蚊虫的形态结构。
END

致谢
本文来自榄菊科技蚊虫观察室知乎账号文章《深度剖析蚊子微结构 | 肉眼如何分辨蚊子公母?》,有部分修改。

拜乐Biokiller

是一家集有害生物防制产品

研发、生产、销售及

消杀服务、防疫消毒、甲醛治理

于一体的高新生物技术企业,

具有国家生物农药定点生产资质和

有害生物防制行业A级资质。


拜乐Biokiller,

竭诚为您服务,欢迎来电咨询!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400-0136-111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