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拜乐-Biokiller
传染病防控 | 技术篇:手足口病防控贴士发表时间:2021-05-07 14:08 随着天气渐渐回暖,发病急、传播快的手足口病也进入了高发期。学龄前儿童正是手足口病的易感人群。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和5岁以下儿童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 图:来源网络 患者一般在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 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EV71型、A组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的某些血清型。肠道病毒感染性强,易引起暴发或流行。75%酒精和5%来苏尔不能将其灭活,但对紫外线及干燥敏感。各种氧化剂、甲醛、碘酒都能灭活病毒。 虽然手足口病在全球和我国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时常有散发病例出现,但该病是可防的疾病。 只要做到“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太阳”,是完全可以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 2015年12月,我国自主研发的EV71灭活疫苗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生产注册审批。EV71疫苗在人群中应用将为预防EV71感染和手足口病提供重要手段。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 接触病人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内衣以及医疗器具等均可造成本病的传播。 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与生病的患儿近距离接触可造成感染。 手足口病防控措施——家庭篇 饭前,便后,孩子在外游玩回家后都要洗手。 成年人也会感染肠道病毒,多是无症状感染,但是有传染性。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肠道病毒对酒精不敏感,在怀疑接触病人后,不建议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手消毒液,可以选择使用肥皂或者洗手液洗手。 图:来源网络 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在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 不仅要预防孩子感染,当孩子生病时,也不要出去感染别的小朋友。居家治疗期间,家长不要带患儿去幼儿园(或学校)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玩耍,建议隔离直至幼儿症状完全消失后一周(不少于发病后两周)。 如家中有多名易感儿童,一旦家中有一名儿童患病,除了加强患病儿童所使用餐饮具、衣物床单、洗漱用品进行清洁消毒外,还应避免和未患病儿童的接触。做到卧室分开、专人护理,避免成人作为病毒的传播媒介造成儿童间的传播。 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并保持干燥。奶具、餐饮具可选用煮沸或蒸汽等物理消毒方法。儿童常用的玩具定期清洁消毒,根据不同材质可选用擦拭、浸泡等方式消毒。卫生间和地面做好日常清洁和预防性消毒。衣物等经常晾晒保持干燥。 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图:来源网络 医疗机构就诊注意事项 家长和患儿出入医院、地铁、公交等公共场所均需佩戴口罩。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不要直接用脏手接触口鼻部。注意咳嗽礼仪和呼吸卫生,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肘或纸巾掩住口鼻。 手足口病流行季节在医疗机构内就诊时,应避免与其他患者频繁接触造成交叉感染。家长请带儿童在诊室外候诊,不可拥堵在一间诊室内,避免人群聚集。 家庭手足口病防控的消毒 只要注意及时和正确的洗手、做好家庭清洁卫生、经常开窗通风及勤晒衣被外。一般不需要特别用化学消毒剂进行消毒。 如果家庭中孩子得了手足口病,除了及时就医、病儿在家休息外,还需对病儿的餐具、用品等进行随时消毒。当病儿痊愈后还应对所有物品进行一次终末消毒。 由于肠道病毒对紫外线及热敏感,对污染物品可首选暴晒及煮沸消毒。 也可从超市里选购正规的84消毒液等按产品说明书配制后,采取浸泡或擦拭的方式消毒。 重点对患儿经常接触的物品、餐饮具、卫生间洁具等进行消毒;同时家长和儿童均需做好日常手卫生。 如有二胎家庭,应尽量保证儿童的个人物品和餐饮具专人专用。 ▼ 拜乐Biokiller 是一家集有害生物防制产品 研发、生产、销售及 消杀服务、防疫消毒、甲醛治理 于一体的高新生物技术企业, 具有国家生物农药定点生产资质和 有害生物防制行业A级资质。 拜乐Biokiller, 竭诚为您服务,欢迎来电咨询!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400-0136-111 拜乐 • 您身边的有害生物绿色防控专家 长按二维码关注 联系电话:400-0136-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