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拜乐-Biokiller


服务热线:400-013-6111

在苍蝇“子弹时间”的视角里,它们的一生到底算长还是短?

发表时间:2021-05-18 16:21

你肯定都有过类似的体验:在恐惧的状态下,似乎觉得时间都慢了。又或者是觉得放假的时间总是过得飞快,而工作日的时间却变得十分漫长。

可明明钟表告诉我们时间是稳步前行的,那为什么我们会有不同的感受?除了人类之外,其他动物又是如何感知时间的?


01


2013年,一篇发表在《动物行为学》杂志上的论文就明确指出的:不同动物所感知的时间快慢是不同的,因而看到的现象也不同。

而对于微小的苍蝇来说,时间流逝的速度更是比人类慢了四分之一。

这也意味着,它们看似短暂的一生其实已经活得相对漫长了。


科学家是通过什么方法得出这些结论的呢?

其实在自然界中,任何动物对时间的感知可以通过一个叫临界闪烁融合频率((critical fusion frequency, 下文简称为CFF值)来进行量化比较。

它指的是个体能看到的光闪烁的最大频率,超过此频率则看到闪烁感觉会消失,从而产生稳定光亮的感觉。


举个例子,当我们观看一组交替的图片,如果每秒闪烁次数不到60次,你就能够肉眼分辨出这些闪烁的图片。

如果超过60次,你的感官就会将这些跳跃的画面融合,看到一组融合的画面。这也意味着,你的一秒钟过去了。此时,我们就能说你的CFF值是60次/秒。

在同一秒钟中,个体接收处理图像的速度越快,对时间的感知越慢。所以在自然界中,物种的CFF值越高,其所感知的时间流逝就越慢。


02


为什么动物之间存在时间感知差异呢?这很可能是出于生存的目的,这种时间维度有利于小型动物逃避大型动物的攻击。

当大型动物想要靠近时,小型动物将拥有足够的时间发现它的“慢动作”,并快速逃跑。

听起来有些晦涩,不如让我们用生活中的现象来解释。


生活中我们就算再眼疾手快,也很难徒手打死一只苍蝇。

这是因为比起人眼,苍蝇的眼睛能分辨出物体在更短时间内的运动。因为它们的CFF数值高达240次/秒,是人类CFF值的4倍。

所以,你以为你出手敏捷的手,其实在苍蝇眼中,慢得就像蜗牛一样。如此一来,它们便有足够的时间逃跑了。


另一方面,动物们还能利用时间感知的差异来发送秘密信号。

比如萤火虫和许多深海动物会用闪光作信号,而更大也更慢的掠食动物的视觉系统不够快,可能看不懂这些信号,这就为小型动物提供了一条秘密通讯渠道。

不过相应地,像苍蝇这样的小型动物也需要为此消耗更多的能量,因为它们需要在单位时间内尽可能多地捕获画面,并且通过相关的神经元迅速将这些画面传递到大脑。

如果缺了必要的能量,它们是无法进行开展工作的。



可能有人会想,如果一个人的CFF值比其他同伴更高,那么在同伴们看来,他的反应是不是就能快得不可思议?

理论上是有可能的,目前科学认为人类的CFF值可能会有些许的差异,这个假说能帮助解释不同个体间性格、天赋、决策能力和感知能力的差异。但当前的数据还不足以给出一个明确的结论。


• end •

拜乐Biokiller

是一家集有害生物防制产品

研发、生产、销售及

消杀服务、防疫消毒、甲醛治理

于一体的高新生物技术企业,

具有国家生物农药定点生产资质和

有害生物防制行业A级资质。


拜乐Biokiller,

竭诚为您服务,欢迎来电咨询!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400-0136-111



拜乐 • 您身边的有害生物绿色防控专家



长按二维码关注

联系电话:400-0136-111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