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拜乐-Biokiller
【真相】每天跟着我们挤地铁的老鼠,主要藏在哪儿?发表时间:2020-02-22 17:00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的轨道交通建设也进入快速发展期。凭借运力大、速度快以及时间准的优势,地铁正逐步成为大城市公共交通的主体,拓展了城市规模。 由于地铁车站商铺、 便利店、垃圾箱房等设施较多,加之乘客丢弃食物残渣,导致地铁环境为鼠类提供了丰富的食源;地铁环境中的供/给水系统为鼠类提供了水源 ;地下广阔的黑暗环境为鼠类提供了适宜的栖息和活动场所,因此鼠类一旦进入地铁环境,极易孳生繁殖。近年来不同城市有关地铁乘客受鼠害影响的事件屡见不鲜,鼠害已成为地铁环境中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威胁。 2019年2月24日,武汉地铁2号线中南路站内,不知从哪来的一只老鼠,正好窜到了地铁工作人员旁边,还被工作人员给踩到了。 2018年2月,有街坊就报料,在广州地铁站台内,竟然出现了一只活生生的老鼠,在人来人往的站台内蹿动,引起了候车乘客的一阵恐慌与骚乱。但老鼠在站台内慌不择路来回跑动。 2017年5月,有网友反映,当晚7点半左右去南京西路地铁站乘坐地铁,经过2号线站全家便利店时欲买饮料,却在陈列柜上发现一只大老鼠,于是拍下了这一幕。 2017年初爆红网络的纽约“披萨老鼠”(Pizza Rat),居然胆敢在人流高峰的地铁站,众目睽睽之下用小小的身躯坚持不懈的拖动一块大大的披萨下楼梯。 国内外有关地铁环境卫生学评价多集中于空气污染、水污染、声音污染以及照度污染,鲜见有关病媒生物侵害调查的报告。鉴于地铁环境错综复杂,室内外线缆易受鼠咬侵害,由此造成的安全隐患可能导致供电系统故障甚至引发火灾,影响地铁运营,应加强对地铁病媒生物的调查和控制。 目前国内关于地铁鼠患侵害状况调查研究较少,经检索文献,本期分享来自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刘洪霞等调查研究的部分内容,关于2013年对上海市地铁环境中的鼠类侵害状况进行抽查,并对影响鼠类侵害的因素进行初步探讨,旨在了解地铁环境中的鼠类侵害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改善地铁环境的行政策略提供依据。 根据运营年限,以5年为间隔,将运营线路分成4个等级(<5年、5~年、10~年、15~年),因10年及以上的地铁线路数量少,故全部选取,其他等级均按照至少50%比例随机抽取调查线路,共抽取8条线路。具体的调查线路见表1。 兼顾地区分布以及客流量差异,所有抽取的调查线路均选择起/终点站,另外随机选择 3个换乘站。调查站点共45个。 调查楼层为地下三层、地下两层、地下一层、地上一层以及地上两层 ;调查区域包括车站的公共区以及内部管理和设备区,其中公共区包括站台以及站厅区的功能区,内部管理和设备区包括办公区域、设备用房、仓储用房、清扫用房等。 本研究分别采用鼠征阳性率、拖食率以及24h鼠活动频次作为鼠侵害评价指标。 鼠征调查采用目测法。主要观察站厅区的售货机旁边、站台上下行区域、垃圾箱旁等,内部管理及设备区的车控室、休息室、更衣室、茶水间、配电间、废水泵房、污水泵房、清扫间及楼梯间等有无鼠粪,调查期间记录调查房间数以及阳性房间数。 鼠类拖食情况调查采用拖食法。在鼠类经常活动区域放置鼠类诱饵,3d后比较诱饵数量变化,记录放置的诱饵堆数及被拖食的诱饵堆数。 鼠类活动情况调查采用24h鼠活动规律调查法。 利用红外技术原理,将D2E鼠情智能监测系统中的感知单元(内无诱饵)放置于鼠经常活动区域,如站台上下行区域、清扫间、车控室、垃圾房、休息室、茶水间,鼠类经过感知单元时,仪器将自动记录并储存鼠 类活动信息,24h收回感知单元,导出监测数据。 鼠害相关因素调查 查阅相关资料,研究者自行设计地铁车站鼠害相 关因素调查表,经预调查和专家认定反复修改备用。 由研究者询问地铁车站管理人员以及有害生物防治 服务人员,同时查看相关记录。调查表主要内容包括 地铁运行年限、地铁线路有无有害生物防治服务公司 服务(公司资质、服务频次等)、车站客流量等。地铁 车站商铺信息则采用现场调查的方式获取。 调查结果显示,地铁地上区域鼠征阳性率与地下区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而拖食率低于地下区域(P < 0.05)。地下三层区域鼠害最严重,鼠征性 阳性率为71.4%,拖食率为41.7% ;地上二层鼠害最轻,鼠征阳性率为1.9%,拖食率为6.1%。不同调查楼层之间鼠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仓储用房鼠征阳性率最高(20.0%),其次为清扫用房和涉水设备用房 ;而涉水设备用房拖食率为19.4%,鼠害最为严重,其次为站台和仓储用房 (表3)。 将涉水设备用房、非涉水设备用房、清扫用房以及站台进一步细化(图2),可见鼠征阳性率较高的场所分别为楼梯间(33.33%)、污水泵房(14.74%)、清扫用房(8.57%)以及废水泵房(2.94%);鼠拖食率较高的场所则分别为污水泵房(16.67%)、废水泵房 (10.53%)、楼梯间(11.11%)、端头门(10.00%)以及站台(8.33%)。 在选择的地铁运行年限、客流量、地铁车站商铺比例以及有害生物防治服务机构4个变量中,经直线相关性分析显示,客流量与鼠征阳性率相关性最强 (r=0.99,P=0.01),地铁运行年限(r=0.82,P=0.01)和地铁商铺所占比例(r=0.81,P=0.03)次之。有害生物防治服务公司的资质越高,其服务线路的鼠征阳性率越低(表4);相反,资质越低,鼠征阳性率越高,且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1,P < 0.05)。 鼠类在地铁环境中的活动规律基本呈现下层多、 上层少的趋势,即楼层越低,鼠害越严重,活动越频繁,究其原因可能为设备用房尤其是涉水设备用房、 清扫用房主要设置在地下区域,地下区域人群活动相对较少,食源水源丰富以及具有较好的隐藏和活动空 间,加之老鼠具有啃咬习性,因此设备用房区域为老 鼠频繁活动区域。 0:00 至6:00之前鼠活动较少,而8:00至10:00之前为高峰期。这可能是因为监测数据主要来源于放置于上下行区域的感知单元,其次为清扫间,其他点位感知单元因遗失较多并未获得足够多的数据。地铁环境中的鼠类主要为褐家鼠,而褐家鼠活动范围比较广,0:00至6:00之前地铁环境相对安静且适宜鼠类活动,因此鼠类可能在站台区域活动较多,而放置于上下行监测区域的感知单位监测到鼠类活动频次较少;8:00至 10:00之前,客流较大,相应的食物也丰富,在食物来源相对规律的地铁环境中,褐家鼠也会出现白天觅食的现象,但由于客流量大,其可能会暂躲于轨道上下行区域,具体原因仍需进一步研究。 本次调查显示,仓储用房、清扫用房以及涉水设备用房的鼠征阳性率比较高。仓储用房鼠征阳性率比较高,原因可能为:仓储用房内长期堆积大量工具或用品,为鼠类提供隐蔽的活动场所;而清扫用房以及涉水设备用房尤其是污水泵房以及废水泵房,由于能够为鼠类活动提供丰富的食源、水源,导致这些区域鼠类活动比较频繁。 运行年限长、客流量大且站内商铺比例较高的站点,鼠征阳性率较高。原因可能在于运行年限长的线路存在设施老化现象,部分设施老化破损形成空洞,使得鼠种群间的生境破碎化效应降低,进而减少因生境破碎化而导致的鼠种群密度降低,使得鼠种群的选择压力降低,鼠类繁殖增速加快,种群环境容纳量上升,最终导致随着运行年限的增长,鼠类的种群密度上升。此外,客流量大以及站内商铺比较高的线路, 均能为鼠类提供丰富的食源,因此这些站点鼠类活动比较频繁,鼠征阳性率比较高。 发达的轨交网络有利于鼠种群的迁入与迁出,为加强地铁环境鼠类控制,防止鼠传疾病以及因鼠啃咬而引起的地铁故障以及地铁火灾的发生,地铁运营方应在地铁车站的建造初期充分考虑车站防鼠设施的设置,完善现有车站的防鼠设施,加强对地铁环境卫生的管理,垃圾日产日清。此外,地铁运营方还应加强对有害生物防治公司的管理,要求服务公司定期提供鼠类控制前及控制后的侵害数据,同时采用第三方评估 机构定期对有害生物防治公司的服务质量进行评估, 建立监测-控制-评估为一体的防治机制。 地铁内病媒生物防制操作应结合地铁内的建筑结构和环境特点,以清除鼠类等病媒生物的栖息和孳生环境,规范安装防鼠设施,阻止鼠类进入车控室、设备间等室内,阻止鼠类接触电力、通讯等线缆,清除和处理积水防止蚊虫孳生,清除垃圾和污物防止蝇类和蜚蠊孳生等措施为主,辅以少量卫生用杀虫剂、灭鼠剂,以规范、安全、操作性强的方法有效地控制地铁内的病媒生物。 随着我国对病媒生物控制标准化工作的推广, 已经发布了针对鼠等病媒生物的监测和控制水平国家标准,也有鼠害控制等地方标准,但是针对地铁车站这个特殊环境特点的监测和控制方法以及控制水平的标准还没有发布,也期待相关的操作规程标准尽早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