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拜乐-Biokiller
拜乐病媒生物科普|最强生物——蟑螂发表时间:2023-08-09 11:50 家栖蟑螂早早被列为卫生害虫之一,因其群居在房屋中,到处污染食物、传播病菌。蟑螂身上携带多种致畸、致癌的物质,包括大肠杆菌、黄曲霉菌(Ⅰ类致癌物)、寄生虫卵等等。对人类社会卫生安全具有较大威胁,人们对蟑螂的反感和恨意早已铭刻在基因上。 事实上,“小强”这一外号用在蟑螂身上真贴切。研究人员发现,蟑螂体内与化学吸收和解毒有关的基因非常广泛,使得蟑螂拥有强大的解毒系统和免疫系统。 蟑螂的解毒系统包括各种酶和异源转运蛋白,这些转运蛋白对于昆虫来说很重要,可以化解大量毒素。蟑螂可以利用植物的信号物质诱导活化自身解毒酶活性,达到提早武装自己以免遭受食物中有毒物质侵害的目的。 并且它们只依靠强大的先天免疫系统就能对抗所有遇到的细菌感染。在遭遇微生物感染后,蟑螂的免疫系统被激活,导致抗微生物肽的合成和分泌;研究人员还在蟑螂基因组中鉴定了11种抗菌肽。这些造就了“小强”的“金刚不坏”之身! 蟑螂其学名为蜚蠊,蜚蠊目约7000多个物种,蟑螂有约4500种,占蜚蠊目的五分之三。有害蟑螂种类约十余种,占总数不到1%,其余99%的蟑螂是大自然的“清洁工”。例如中华地鳖生活在土中,并取食枯木落叶。往往由于我们不够了解,总想将所有蟑螂大灭绝。 蟑螂是世界上最古老、繁衍最成功的昆虫。其实蟑螂比恐龙的辈分都大,但恐龙都灭绝了,蟑螂却能遗留万年。这就要讲讲蟑螂是如何逃过生物大灭绝的,这也是称它为“最强生物”的原因。 1、特殊的身体结构。大灭绝发生时,地球表面持续高温,绝大多数生物难以幸免,但蟑螂凭借扁平的身体无孔不入、无缝不钻,成功逃过“n”劫。 2、杂食性食腐昆虫。蟑螂食性复杂,地球上95%的动植物灭绝时,不挑食为它们提供了存活的机会,它们甚至会以同类为食。 3、极强的繁衍能力。一对德国小蠊一年可产10万只后代。无论雌蟑螂断头或是被踩死,都还有机会产出子代。且很多雌蟑螂交配一次后,便可连续产卵。雌蟑螂将卵产在卵鞘中,坚硬的卵鞘能保护卵到发育成熟之时。 4、极强的适应能力。蟑螂分布极广,例如,德国小蠊在除了南极洲的其他地区都有它们的身影。自身的免疫系统和解毒系统使它适应极强。 5、抗辐射性高。若全面爆发核战争,蟑螂会是小型幸存者,人类必死无疑。细胞在分裂时,对核辐射敏感,但昆虫“退壳”可抵御核辐射。若蟑螂每周进行退壳一次,细胞分裂在48小时内完成,核战爆发后,会有四分之三的蟑螂存活。相反,人类必将大灭绝,因为人体内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细胞分裂。 99%的蟑螂生活在野外,尤其是阴暗潮湿的洞穴中,它们能将朽木枯叶和动植物残体分解转化为氮肥,是生态系统中出色的分解者。蟑螂有助于减轻地球压力,为植物提供营养。 倘若蟑螂被人类大灭绝,将严重破坏森林氮循环,植物缺失营养,许多以蟑螂或植物为食的动物,因缺少食物而走向灭绝。并且地球垃圾和腐殖物质堆积如山,最终呈现一片荒芜迹象。 家庭防制蟑螂 目前,由于家庭环境出现脏乱差的情况,让家栖蟑螂乘虚而入。今后为了身体健康,为了环境干净、保护家具,需采用科学有效的措施,减少蟑螂的可乘之机。 开展家庭灭蟑行动后,需清洁室内卫生,清扫清除蟑螂尸体,确认没有蟑螂后清除残留试剂;加大力度预防蟑螂,注意生活中及时清理垃圾和食物,理清杂物,堵洞抹缝。 学会科学灭蟑!减少生活烦恼! 1、宠物蟑螂。当人类为蟑螂提供整洁的居住环境,把它当成宠物饲养,能大大减轻其携带病菌的概率。并且蟑螂种类繁多,有的美如艺术品,对一些人具有收藏和观赏价值。 2、研究价值。科学家开发了蟑螂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例如从蟑螂中提取的甲壳素,被作为增稠剂、稳定剂列入国家食品添加剂名单。德国还曾出版了一本《蜚蠊美食谱》,介绍了蟑螂美食的各种制作方法。 3、消灭垃圾。为了消灭厨余垃圾,人类创办工厂,大量养殖战斗力强悍的蟑螂,工厂一天就能消灭近16吨厨余垃圾。 4、提取抗菌肽。研究学者为了研究蟑螂的免疫系统,从小强中提取出的抗菌肽,发现其具有广谱的杀菌作用、能抗病毒,相较传统的抗生素,不易产生耐药性且高效。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蟑螂的利用远远不止于此。 蟑螂凭借着顽强的生命力在漫长的3.5亿年中生存下来,摘得“最强生物”的头衔,并且成为现代城市中令人头疼的害虫,不是没有道理的! 看完这篇文章,你对蟑螂有没有新的认知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