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拜乐-Biokiller


服务热线:400-013-6111

流感高发季节,我们一起做好防控很重要

发表时间:2019-11-30 10:52



图片来自网络

冬季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尤其以流感为甚,众所周知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引起感染。

流感季小提醒




① 勤通风

② 勤洗手

③ 注意呼吸道礼仪: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臂掩住口鼻

④ 避免去人多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必要时戴口罩

⑤ 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咽痛等),及时治疗,居家休息,热退48小时方可复课/复工



图片来源:OsmoseIt



对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也是遵循传染病防控三原则,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每个过程都有相应的对策。比如接种流感疫苗很重要,主要是保护易感人群;病例早发现,及时治疗和居家休息则属于隔离传染源。


为减少聚集性疫情的发生,今天主要聊聊流感防控中的措施,主要分为机构和家庭两个场所来谈。

机构防控措施


进入流感流行季节后,由于学校、托幼机构、养老院等人员密集的场所容易引起聚集性疫情,所以对于该类机构的防控措施要求相对比较高,如对于环境消毒重点加强空气和环境物表消毒,日常预防消毒和出现疫情后的终末消毒要快速和高效。


流感季,做好日常工作


集体机构应加强每日晨检午检,若有老师或学生出现发热,咳嗽或者咽痛等流感症状,应带口罩及时就医,居家休息,卫生老师对新增病例及时登记并报告。


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集体机构消毒人员按照相应要求调节消毒剂浓度,开展日常消毒和终末消毒相结合的措施。


保持教室和食堂等场所的空气流通(如果使用中央空调应加强清洗和消毒),定期打扫,保持环境清洁很重要。督促小朋友做好个人卫生,勤洗手,不用公共毛巾手帕等,打喷嚏咳嗽“讲礼仪”,不对准他人。


开展健康教育,可采用网络、宣传画、板报等形式进行宣传和教育,提升师生的自我保健和卫生防病知识。


流感季流行季节,集体活动尽量安排在室外进行。


小朋友在学校或托幼机构出现发热


若有小朋友出现发热症状,首先,应给小朋友佩戴口罩,关注患儿的体温变化并隔离,班主任及时通知家长带其回家休息或就医,并及时向校医汇报发病情况及人数。


处置

空气和环境物表一起抓

在处置措施上,也要有所加强

加强开窗通风: 出现发热或流感样症状病人后,应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至少开窗通风60分钟。

对发热小朋友使用过的物品及周边环境进行消毒: 例如课桌椅、地面、门把手、水龙头、床围栏以及病人使用的水杯、毛巾等。



当体温超过38度,三天内有数例小朋友发热时,应引起集体机构的高度重视,采取隔离患者、加强消毒、开窗通风、强化晨检、因病缺勤登记等防控措施并及时家访。

学校需要注意

如果一周内本校出现5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体温≥38℃+咳嗽或咽痛),应立即向所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疾控中心或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患病学生应根据病情居家或住院治疗,烧退48小时后持有效的病愈返校证明方可复课。

将患病学生所在班级与其他班相对隔离,开展班级观察,7天内无新增病例,疫情解除,观察内容为发热,伴咳嗽或咽痛。


小提醒

如果卫生部门专业人员现场调查,建议集体机构提前应掌握好本次发病的基本情况,包括学生教职工总人数、发病人数和班级、发病班级的晨检记录、考勤记录、家访记录和消毒记录等。


聚集性疫情的处置措施

聚集性疫情发生期间,发生疫情的学校和托幼机构,为及时切断传播途径,应首先采取终末消毒,同时加强日常消毒措施。


终末消毒重点包括发生聚集性疫情的班级的空气、课桌椅、床围栏、墙面、地面、门把手等物体表面及病人使用过水杯、毛巾等物品


同一楼层在二个及以上班级时发生疫情时,需同时对走廊的空气、墙面、地面、楼梯扶手、卫生间等进行消毒。


日常预防性消毒措施中室内空气以开窗通风为主,根据具体天气情况每日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放学后可对教室内课桌椅、门把手、水龙头等表面进行消毒。


家庭流感防控
关于家庭流感的预防,有三点要说一下:
1
疫苗接种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推荐60岁及以上老年人、6月龄至5岁儿童、孕妇、6月龄以下儿童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慢性病患者和医务人员等人群,每年接种流感疫苗。

pic from cdc
2
药物预防


药物预防不能代替疫苗接种,只能作为没有接种疫苗或接种疫苗后尚未获得免疫能力的重症流感高危人群的紧急临时预防措施。可使用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


pic from cdc



3
一般预防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
主要措施包括: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
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上臂或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应居家休息,及早就医。


 pic from cdc

家庭需要家长教育小朋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对于流感等传染病有预防效果。


打喷嚏时要主动掩住口鼻


最好是使用纸巾捂口鼻,用完后及时包裹好扔进垃圾桶,实在来不及拿纸巾就用手肘。


图片来自广东疾控微信


因为肘关节和他人及物品接触的机会比手部少得多,就不容易将手部沾染的病毒传递给他人或污染环境。


洗手,也是有“仪式”


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洗手,为什么要洗手?


图片来自健康北京

除了以上环节需要洗手,在以下情况下也要注意洗手。


图片来自健康北京


如何洗手?一图快速读懂

图片来自广东疾控微信


正确的洗手,还是很有讲究的,再分解一下动作看一看。


1

用自来水把手打湿后,关上水龙头。

2

在手上抹上皂液,一直抹到出现泡沫,这样有助于洗掉手上的尘土、油脂和微生物。注意手背、手指之间和指甲也要抹上。

3

搓手的时间至少要有20秒

常见六步洗手法图,另外也要注意对手腕的清洗。

4

搓完手后,在允许情况下旋转揉搓腕部直至肘部,然后打开水龙头,在流水下把手上的泡沫冲洗干净,然后关上水龙头。

5

用纸巾或消毒毛巾擦干双手。


动图来自疾控U健康

重点注意

 洗手一定要用流动水,不要用盆水,揉搓时间至少要20秒以上。

 不能仅仅只用清水洗手,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才能有效去除细菌。

 肥皂在使用过程中应保持干燥,及时清洗肥皂盒,如果盒底不能保持干燥,潮湿的环境下也会滋生细菌。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多人共用肥皂也不卫生,建议使用洗手液。


家庭消毒知识


但关于清洁,消毒等知识,和机构的老师或人员受过专业知识培训相比,家庭还是存在一定的误区,不少家庭还在问,醋熏是否可以预防流感?日常清洁是不是消毒,所以关于家庭的消毒知识也聊一聊。



需要知道消毒是什么?规范,科学的消毒方式对于流感疫情控制至关重要。

消毒:指对病原微生物的繁殖体的致死作用,但不能杀死芽孢等全部微生物。凡用于消毒的化学药品称为消毒剂,人们也常称消毒剂为化学消毒剂。

清洁不等于消毒,消毒是一项非常专业的操作,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并不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一旦操作不当,反而会出现不良作用。



究竟“醋熏法”对于流感消毒有没有效果

物体表面消毒可以预防流感吗

下面视频中给出专业解答



PART

01

原则:日常清洁永远比消毒重要


Q:

日常生活中,消毒越频繁就会越好?

A:
日常生活中,除了有明确病原体污染或处于各类传染病高发季节外,通常情况下是不需要进行频繁消毒的,只需要做好日常的清洁工作即可。




图片来自网络

而一旦家庭出现了流感或其它传染性疾病患者,就要做好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常用消毒方法有物理方法和化学消毒剂法。


常用的消毒方式


0
1
 预防性消毒

对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和场所进行的消毒。

0
2
 随时消毒

有传染源存在时对其排出的病原体可能污染的环境和物品进行及时的消毒。

0
3
 终末消毒

传染源离开疫源地后进行的彻底消毒。


物理方法


阳光暴晒:太阳紫外线的照射是最好的消毒剂,如衣服、被褥、书籍、字画等可以进行暴晒消毒;
高温煮沸:餐、饮具采取煮沸10-15分钟的方法进行消毒;家庭每天使用的洗碗布,由于使用频繁,经常处于潮湿状态,十分利于细菌的滋生,应经常在阳光下暴晒或煮沸消毒。
开窗通风定期开窗通风(但冬天要保证室温),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也是一种空气消毒方式。


PART

02

化学消毒剂的选择有讲究



Q:

消毒剂越贵,消毒效果越好吗?

A:

市场上能够买到的相对贵的消毒剂腐蚀性、致敏性、副作用都相对较小,与待消毒物体表面的亲和性更好,虽然消毒作用不强已经可以满足大部分家用消毒的需求。反而高效的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虽然杀灭高抵抗力微生物的能力越强,但其副作用也会越大,价格反而低。




图片来自网络



种类选择


常用化学消毒剂有:含氯消毒剂(84消毒液)、含溴消毒剂(二溴海因)、季铵盐类消毒剂、70-80%乙醇(酒精)等。消毒剂主要用于物体表面消毒可对于家庭的桌面、地面、洁具等物体表面均可以起到消毒的作用
高效消毒剂

含氯消毒剂(84消毒液)、含溴消毒剂(二溴海因)、二氧化氯消毒片为高效消毒剂,有一定的腐蚀性和漂白性,有色纺织物和金属器具的消毒不建议使用。

中低效

季铵盐类消毒剂、70-80%乙醇(酒精)为中低效消毒剂,对皮肤刺激性较低,短时间往往不能杀死如手足口病肠病毒、诺如病毒等抗力较强的病毒。



图片来自浦东U健康


根据病原体可以选择相应的消毒产品,如流感病毒对乙醇、碘伏、碘酊等常用消毒剂敏感,即中效消毒剂即可杀灭流感病毒,在实际中多数家庭常采用含氯消毒剂做环境物表消毒也是有效的;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条件下30分钟可灭活。


消毒剂选择


通过以上列表可以发现,使用中、低效消毒剂虽然消毒作用不强但可以杀灭大部分家庭中可能生长的致病微生物,如家庭常用的酚类消毒剂中的滴露或者威露士等,而完全不考虑价格因素,季铵盐类消毒剂可以是家庭消毒使用之首选,其用于地面和桌面消毒以及家用空调消毒的产品也较多。但是考虑其对于肠道病毒、轮状病毒、分枝杆菌类的杀灭力极为有限,所以在家庭中出现呕吐腹泻的老人孩子(可能是诺如病毒感染)或其他明确传染病病人时,还是应选择使用高效的消毒剂。
- 注意事项 -
  1. 使用前认真阅读产品说明,注意使用浓度、消毒作用时间浓度太低不能消除病原微生物,浓度太高可能对物品产生破坏作用,并可能对人体健康带来伤害;消毒剂只有作用一定的时间才有消毒效果,消毒剂使用后需使用清水再次擦拭,去除表面残留消毒剂,避免刺激人体皮肤。


  2. 实施消毒期间,患者应该离开房间,去除消毒剂后在进入房间,做好家庭中其他房间预防性消毒和患者痊愈后的终末消毒。


  3. 配制时,要戴好口罩、防护眼镜和手套等防护用品,不要用手直接接触消毒剂原液消毒液现用现配,配后久放会失效。


  4. 消毒剂的容器上要有明显标识,不要用饮料瓶放消毒液,以免误服。


  5. 如家中有婴幼儿和儿童,要将消毒剂放置在高处或锁在柜子里


  6. 干漂白粉及漂白粉乳剂消毒后不宜倒入下水管道,以防沉渣堵塞。


  7. 一定不要把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与洁厕灵等酸性洗涤剂混合使用,因为二者结合会产生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氯气,对人体危害大。


PART

03

家庭的空气消毒要求高

Q:
冬春季呼吸道疾病高发,家庭可以使用使用消毒剂进行空气消毒吗?
A:

空气消毒是专业性很高的消毒操作,消毒时应当保证从消毒器/机中散发出来的消毒有效成份可以达到气溶胶(或气体)形态,即消毒因子处于长时间(>20分钟)悬浮于空气中的状态,使得消毒因子与悬浮于空气中的各种病原微生物充分接触,从而达到杀灭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效果。

因此,空气消毒使用消毒剂喷洒的方法是不可行的,普通的喷雾器不适宜用于空气消毒,应使用专用的器械进行超低容量喷雾消毒,即喷雾出来的大部分消毒药液的微粒粒径在50μm以下,一般家庭无法开展 。


PART

04

清洗与消毒先后顺序


Q:

为了保证消毒质量,应该是先清洗再消毒吗?

A:
大部分情况下,为了保证消毒质量,应当先清洗后消毒。但如果被危害极为严重的病原体污染,如人感染H7N9病毒、霍乱弧菌等污染时,为了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应当先进性初步的消毒无害化处理,再进行清洗、消毒。


• end •

编辑 | 小拜

以上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长按二维码关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