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拜乐-Biokiller
健身玩得再溜,也需要“防猝死指南”!发表时间:2019-11-30 10:52 ![]() 也许你热爱生命 也许你锻炼身体
但你可能万万想不到
有一天 自己会因为“运动”而失去生命! ![]() ![]() 对,小拜要说的是高以翔。 11月27日凌晨,台湾艺人高以翔在录制综艺节目《追我吧》过程中晕倒,送医后,抢救无效去世,享年35岁。 关于死因,医院的诊断是心源性猝死。 ▽ ![]() 说白了,就是心脏原因导致的突然死亡。在“猝死”中,心源性猝死占到了约90%。 听到这个结果后,不少网友表示愕然: ![]()
▽ ![]() 怎么偏偏这次,心脏突然就“当机”了呢? 小拜请教了几位运动专家,他们的答案是—— ![]() 很多人都以为,只要运动了,心脏就会越来越“强大”,自然就没猝死什么事了。 但事实是,许多猝死者恰恰是死于运动中途。 ▽ ![]() ![]() 特别是19-35岁的青壮年最容易中招,他们常常因为身体素质较好,即使有些不舒服也会坚持,而这种不适却是猝死前心脏超负荷工作的表现。
![]() ![]()
![]()
![]() ![]()
![]()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人能不能进行中等强度以上的运动呢? 答案是,先找医生给你“把把脉”,开个“运动处方”。 ![]() ▲ 运动医学专家正在为受试者进行心肺耐力测试 通过运动负荷试验,观察运动中的心率、血压和心电图等心血管反应,确定自己有没有潜在的疾病或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通过“运动处方”,医生会告诉你适不适合运动、适合什么样的运动。 特别提示 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心衰、心律失常等疾病的人群,更要充分评估基础疾病再进行科学运动。 ![]() ![]() 为了减少或避免运动时发生各种“心惊肉跳”的意外,专家建议: 01 坚持规律运动 ![]() 02 不要硬撑 03 运动前保证充分热身 ![]() 04 运动量不宜过大 05 及时补充能量 ![]() 06 生病不运动 07 运动完后不要马上停 ![]() ![]() • end • 编辑 | 小拜 以上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长按二维码关注 |